專訪台灣另類嘻哈三人組:榕幫,第四張專輯 《根》 深入台灣的尋根之旅

g 下午11.24.32

發跡於台南的嘻哈演唱組合「榕幫」,由詹士賢、Leerix(李瑞)、WarrenK(華辰)所組成,多年來活躍於台灣獨立音樂圈,近期發行了團體第四張專輯《根》以「失根世代的恨」為主軸,聚焦世代青年對於社會環境、情感隔閡、國家政治的種種體會。取樣台灣早期經典歌曲,並透過饒舌的方式帶領聽眾踏上一段「尋根之旅」;本回我們雜誌有幸受邀採訪榕幫,快跟著我們深入聊聊本次專輯製作的有趣故事吧!

關於旅途的緣起及過程,與各位音樂生涯的「根」

Q:認識榕幫的樂迷應該都知道,三位當初是從成功大學的嘻研社發跡,想詢問三位決定組團一起做音樂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契機或故事能跟讀者們分享呢?

士賢:我們大概是 2014 年左右認識,當時社團基本上也就是我們幾個而已,所以榕幫這個概念最一開始其實等於成大嘻研,當時台灣有一波嘻研社的熱潮,有人辦了一個串連北中南嘻研社的演出,只叫成大嘻研社沒有辨識度啊,想到我們成大的榕樹又想到南一中的竹幫,才有了榕幫的概念。過沒多久我們接了一場學校的迎新活動,那一場表演台下的觀眾很熱烈,那個當下讓我們三個人覺得好像可以一起做些什麼,後來就用榕幫代表我們這個三人組合。

組團做音樂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六、七年來曾有過嚴重的爭執或意見分歧嗎?

Leerix:意見不合一定發生過啊,大家一起共事難免的,但我們都是有什麼想法就當下講出來。

士賢:你看我們三個現在能聚在這邊一起聊就知道最後都有達成共識,但這一張《根》和上一張《春化作用》確實有發生過比較大的意見不合或相處問題;《春化作用》那時剛好是 Warren K 人生中比較困頓的時期,所以他的創作速度就比較慢,但心結講開以後,了解到彼此正遭遇的一些困難,也在後來製作專輯時得到答案。

士賢:創作上來說,《根》這一張比以往更常有意見衝突,可能是因為我們三個人必須要更貼合彼此的歌詞表達,所以在這方面的討論比較多意見來回,甚至滿多時候是打掉重練。

Leerix:畢竟《根》裡面的歌曲必須是一個完整的概念,所以大家要在同一條線上,共享一個思維和設定,寫出來的歌才會完整,不像以前有些歌我們是每個段落各自表述。

承上,遇到衝突的狀況都怎麼解決呢?

WarrenK:我會先不講話,因為我不太習慣面對衝突,所以我常常會先冷靜想一下然後寫一篇很長的文章哈哈哈士賢:真的爆幹長,在這張專輯的製作過程中有一次比較大的摩擦,他(Warren K)在我們討論另一件事的雲端文件下面留一大片內心話,打完還不講(笑),等我再打開才看到,如果他有先講我就會有心理準備要來接收他的心事,但我當下看到時是很錯愕。

WarrenK:我等的就是你打開忽然看到的那一刻!

好奇你們平常的創作模式為何,像我知道大部分的編曲是由詹士賢負責,你們習慣就著編曲寫歌嗎?還是會共同討論主題後再分頭開始?

WarrenK:大部分是就著 Beat 寫的,但我自己也有某段時間先寫了一些東西出來,再去找適合那段歌詞的曲風做做看。

士賢:如果是說榕幫的作品的話,多半還是先有 Beat 開始,可是《根》這張也不太一樣,因為主題比較明確,歌曲的概念很強,所以也有幾首在創作順序上是先發想了概念,我再想辦法追上編曲的進度。

在聽《根》的時候不難發現裡面許多歌曲的 Sample 都跟主題息息相關,可以說這次的創作流程是都先想好主題才開始做 Beats 嗎?

士賢:其實《根》這張專輯前前後後做了差不多五年,自從我們在 2017 年底發完 甜蜜城市 之後,2018 年的 3 月我就已經把《根》整張的編曲大綱做好丟出來討論了。後來當然是 Beat 先做比較多嘛,我當時收集了一堆二手黑膠回家,一張張聽、一張張取樣,先做了二三十個草稿丟到群組裡面開始討論故事架構等等,漸漸發現某些取樣跟主題有契合,挑了一個大綱出來後,就開始撞牆期了哈哈哈。

你們一直都保持著相對 Old School 嘻哈的風格,今回《根》更是有許多本土的取樣,以音色、選材等面向來說,不免讓人好奇在音樂風格上你們三人都很堅定的要做這樣的音樂?

士賢:這一張是很堅定的,因為早在最初組團時,我們就計畫了要做五張專輯,《根》就是當年計劃內的第四張,當初就決定這張專輯要談論台灣的社會、政治等議題,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取樣台灣的音樂,但不等於說我們未來也會是這樣子,下一張會怎麼樣都還有很多可能性。

在《根》這張專輯中能聽到許多你們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與反思,這部分待會勢必想更深入地聊一聊,但在這之前,也想請三位跟讀者們分享一下各自音樂的「根」是誰啟蒙你們開始做音樂呢?又有哪些前輩對榕幫而言是有著深遠影響的?

Leerix:我國外主要是聽 EminemFlo Rida 那種,台饒則是高中開始聽,當時有被〈30cm〉那波風潮帶到,後來啟發我的就是熱狗、蛋堡、頑童等等;寫歌創作則是大學加入社團之後才開始的。

士賢:啟發我的就是 Wu-Tang,我高中的社團有請台大嘻研的人來分享,當時 BR 放了〈C.R.E.A.M.〉這首歌,我整個被嘻哈音樂給震撼到了,所以啟發我聽嘻哈跟創作慾的是武當,可是我自己最喜歡的其實是 A Tribe Called Quest,台灣的反而除蛋堡和熱狗以外就沒有聽太多。

WarrenK:我要講一個可能很俗套的名字——宋岳庭,我最一開始聽到饒舌這種演唱方式是我媽在大賣場裡買了特價 $199 的王力宏《蓋世英雄》,那時候是覺得滿酷的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某一天,在我家族眼中不成材的一個堂哥,很早就開始玩 BeatBox、穿得很趴的那種,帶領我認識了宋岳庭,回家一聽就覺得超屌,後來當然也聽蛋堡等等,還有小人老師也影響我非常深遠。

對這張專輯的第一印象是聲音真的很豐富,除了取樣經典老歌以外,試圖將本土樂器融入到嘻哈音樂中有碰到什麼困難嗎?

士賢:「取樣台灣音樂」是從我會編曲之後就一直想做的,在我心裡嘻哈音樂唯一的判別標準不是有沒有饒舌,而是有沒有取樣,原因是我很欣賞七八〇年代的黑人怎麼用取樣和為什麼取樣;而在取樣台灣老歌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很多器樂的聲音本身就不適合,美國黑人們在取樣時是回頭尋找自己音樂的脈路,那些片段截取出來搭上他們喜歡的 Break Beat 節奏,才成了嘻哈的樣貌。

可是台灣的音樂發展史沒有 Soul、Jazz 這些東西,所以我找到的那些本身就不適合拿來 Sample,Sample 完之後也不會長得像我們喜歡的九〇嘻哈。一番掙扎以後我決定讓 Sample 帶領我們,所以這張專輯聽起來也許沒那麼嘻哈,但我們遵循台灣的音樂歷史去創作,以我們自己的理解其實是嘻哈到一個炸掉。

歌曲〈美好的一天〉透過勞資對談的方式呈現老闆和員工各自的煩惱,當初怎麼會想到用這種方式觸碰這一議題呢?

士賢:〈美好的一天〉算很早期就有草稿的一首歌,可是當時我們都還在讀書,其實寫出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太淺,而這幾年工作經驗比較多以後,也不認為說老闆就是壞人,所以後來才有了模擬雙方口吻對談的想法,想把事情講得更完整。

Leerix:角色不同很常就會造成隔閡跟對立,我覺得這是完全沒辦法避免的,所以最理想的願景當然是放下自己的成見然後聆聽彼此,這也是我們這張專輯想傳達的概念。

WarrenK:會有爛老闆也會有好老闆,有好員工也會有爛員工嘛。

在聽完《根》之後,榕幫想對大家說的事

士賢:最想講的話就是趕快放棄(笑),沒有啦,我覺得音樂來講,在台灣做創作應該 95% 的人都不是全職,但是我覺得會享受創作的人就是有表演欲的,就是想當那個被看到的人,而這勢必是非常辛苦的,甚至感覺看不到未來;但我們就是想完成當年五張專輯的目標,如果連這件事情都做不到的話也太遜了吧!

WarrenK:我是覺得我腳還沒斷、手還可以寫,嘴巴也還能唱,似乎就沒有理由要停下來。

士賢:身邊也有朋友想要做些作品什麼的,我都會先問他們創作是想自我實現還是想當作一份工作。如果是當一份工作看待的話,那我覺得要 100% 放下身為創作者的自我要求,當你不堅持那些事情,儘管可能做出沒靈魂的作品,但你會找到方法去把它變成一個賺錢的機會。 相對的,如果是想要保有自己對音樂或創作的表達,那我建議心態一定要調整追求自我實現,用創作的過程去定義,而非單看結果。

Leerix:我覺得這就是藝術家跟歌手之間的差別,要想清楚自己適合用什麼樣的模式去取得平衡。

國族認同議題可說是這張專輯的命脈,想知道在走完這一趟「尋根之旅」後,你們有找到當初想要的答案嗎?

WarrenK:我剛開始應該算是比較偏激的台獨份子,可是後來也發現就算我們講的是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對立面的人卻不一定聽得到,用激進的方式去講他們也不願意理解,甚至還會反感。

仔細一想,在對立面的人難道是不喜歡台灣的嗎?可能也未必,也許他們喜歡叫中華民國或是中國,但我想大部分人愛這片土地,希望周遭一切越來越好的心是一樣的,所以就想試著建立起大家可以互相理解的橋梁,就像有一句話説:「就算我不認同你的發言,我也會試試捍衛你發言的權利。」大概就是我在專輯後得到的答案。

士賢:這張專輯一直以來都切成三個章節,五年前發想的時候是希望第三章能直球對決、正面去回答前兩章我們所遭遇的求學、工作、家庭、愛情和時代隔閡等問題,正是因為台灣不完整所致,都是因為台灣不是正宗的國家、因為台灣沒有獨立建國還有歷史上的傷痕等等,必須把這些都改正之後我們才有機會在個人生活層面的問題得到紓解。

但這幾年過去,我們也在反思真的是這樣嗎?這個轉折其實和一篇叫〈國旗少女心心〉的韓粉漫畫有關,裡面把所有泛藍支持者都畫得溫文儒雅、有教養,然後把所有泛綠支持者都畫得很醜陋,但其實漫畫中泛綠支持者的台詞也不是瞎掰的,而是各種筆戰區裡面獨派的人會發表的言論,只是特別截取下那些最激進的內容。

我才想到原來獨派的話在他們眼裡看起來是這麼智障,就像統派的話在我眼裡看來也一樣,我從沒有認真聽過他們的論述,只是一認出對方的身份就不想看或想盡辦法證明他們是錯的。這並不是在否定激進派的存在的價值,我絕對認為它是必要的,才能足夠的去衝撞現況,只是,真的需要每個人都是嗎?

回到饒舌上,你們的風格一直都比較慵懶,但《根》這張專輯相較以往的作品, 在語氣、Tone 的表現上都讓我感覺更強烈,表情也變得更生動立體,想知到你們在這兩三年間有針對自己的 Vocal 做什麼改變嗎? 

士賢:我覺得沒有特別改變,但是唱這麼多年了,一定會更知道怎麼運用自己的聲音,身為製作人,我們這一次也是在錄音的時候互相雕琢了情緒、表情、發音和唱法等等。就拿〈美好的一天〉來說,那首歌我們是同步錄音,架兩隻麥讓他們面對面錄 ,就算是這樣也走了七八個 take 以上,當下就是三個人一直討論,這樣子的心境和語氣表達真的符合嗎?所以整張專輯的錄音過程都還滿累的,每一首都是用這樣的心情不斷做調整。

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張專輯要表達很多事情,很多話不只是幫自己講也是幫別人講的,會有這種感覺嗎?

WarrenK:確實有這種感覺,因為這張就是結合了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我們觀察周遭人發生的事情。

最後,想請問三位分別最喜歡專輯的哪一首歌呢?及最想推薦哪一首歌給不認識榕幫的聽眾朋友?

士賢:〈360〉,我覺得這首在編曲上是取樣台灣音樂做九〇嘻哈平衡得最好的,老實講你若沒有仔細發現他有取樣〈點仔膠〉的話,應該會覺得像是非常經典的 G-Funk。

WarrenK:我會推〈怨〉,因為我覺得黑卡的讀者應該很多是喜歡聽電音、喜歡派對的,這種比較ㄍㄧㄥ一點的應該會中!

Leerix:〈鑰匙〉,這是最往心裡去的一首歌,在講跟家人之間的愛,我自己覺得超好聽,適合睡前服用的類 CBD 助眠曲,推薦給大家。

榕幫近期的重頭戲《根今夜:!!!!》演唱會,勢必將帶給粉絲們難忘的體驗,關於這次演出有準備什麼特別的內容能先向大家預告的嗎?

A:最特別是台北場在 Legacy,很大!然後也因為這麼大,我們會全部 Full Band 演滿 100 分鐘左右,不僅是這張專輯,還有之前的好幾首歌都改成 Full Band 的形式演出。 嘉賓的部分,這次參與專輯的奕碩跟佳慧都會到場,還多追加了一位隱藏人物,敬請期待!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