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之神手塚治虫團隊迷幻經典:悲傷的貝拉朵娜,聲援啟靈藥的劃世代前衛成人動畫

IG圖片套版ㄉ222 01 1

共同編輯 : OZZY

1973 年上映的 Belladonna of Sadness 悲傷的貝拉朵娜是日本漫畫之神 手塚治虫 組織的傳奇工作室 蟲製作「成人三部曲」最終章,成為旗下實驗藝術性之最。不僅榮獲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為導演 山本暎一 代表作,更邀 70 年代 日本自由爵士運動 核心人物 佐藤允彥 擔綱配樂;如今在上映近 50 年後的全球各地相繼重映修復版,引起更多當代品鑑者好評,其劇情畫面的前瞻性,不言而喻。

除了原子小金剛與黑傑克,你不知道的迷幻手塚治虫

這部誕生於 1960 年代歐美嬉皮文化推至全球後的嶄新世代,來自手塚治虫一手建立的前衛團隊,畫面瀰漫著時至今日被眾多前端醫學驗證其心靈療效,且不斷被知識藝文份子推崇的 LSD、迷幻香菇、死藤水、大麻等啟靈與天然植物啟發後的視幻氛圍、狂歡情節與潛在功效,可謂亞洲動畫電影描繪並聲援迷幻文化的先驅。

購買 Belladonna of Sadness 原裝進口海報與電影原聲帶黑膠,點此前往海肯商城支持我們以更高規格推廣國際影視

本部以歐洲歷史上的獵巫行動引發觀眾對於性、女性主義、自我主義、階級制度、被毒品一詞污名化的迷幻良藥,以及種種過時價值觀的強烈省思,刻劃出富有結構的寓意;看似黑暗的風格中,蘊含無數的勸世意味,可說是一群當年日本最前衛的文藝嬉皮相約在搞事(笑)。

從撒旦的迷幻性愛、黑死病肆虐到藥草解放的歡愉

片中除了勇於挑戰年代的道德底線外,超現實風格與對迷幻文化的精準暗喻,從音樂到畫面皆可讓全球各地的同溫層心領神會;尤在片中 43 分鐘開始與撒旦的性愛情節,以極具意識流且不斷切換的隱喻圖像及線條來呈現。

籠罩在黑死病慘痛中的村民們,被啟靈藥療癒後的樂觀思維,即比喻著使用那些被「毒品」一詞污名化的迷幻藥(迷幻香菇、死藤水、LSD 與大麻)實際施用後的正向心境。而女角提供良藥被視為惡魔慘遭迫害,暗指迷幻文化族群長年遭受的不公,種種前衛大膽的創新手法與極深暗喻,佐上結局的心境體悟,均為後世推崇的關鍵。

同年上映法國超現實動畫《奇幻星球》與新海肯電影夜

順帶一提,本片可說是與我們先前多次推薦、同於 1973 年上映的法國前衛動畫電影 奇幻星球 並駕齊驅,成為 1970 年代初「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的超現實動畫神片代表;該片也於 2020 年尾的海肯電影夜活動中進行放映。我們也預告 2022 年 1 月 28 號將同樣在 海肯辛亥店面 進行全新電影夜活動,將放映悲傷的貝拉朵娜、心靈遊戲 等日本迷幻動畫經典。

購買 Fantastic Planet 原裝進口海報、電影原聲帶與國際聯名服飾,點此前往賣場支持我們以更高規格推廣國際影視

聖女貞德與另類撒旦的微妙交易

本作故事原型參考法國歷史著作 女巫 La Sorcière,內容講述聖女貞德與平凡農夫結婚,因貧困社會階級將初夜獻給領主後卻遭眾人輪暴,身心受創的她決定將靈魂出賣給撒旦,解放自我後的聖女最終被眾人視為異端處以火刑,結束她悲慘的一生,批判意味強烈。

本片畫面亦有著強烈實驗性,猶如水彩畫卷展開般的靜態擺鏡,顏色時而暗淡時而絢麗;作畫既隱晦又露骨,使靜態的影像充滿十足張力。

後段使用大量蒙太奇手法堆疊,尤其貞德與撒旦結合的意識流性愛橋段,完全是迷幻蒙太奇大法吃到飽全餐,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配樂則由日本爵士名家佐藤允彥操刀,為整體氣氛增添不少另類風味。

工作室瀕臨破產,也要堅持完成的藝術理念

手塚治虫雖為日本近代商業動畫的開天闢地,實際卻很想做藝術動畫,認為「藝術家應在商業與實驗作品中找到平衡」。當時來應聘蟲製作的新人們,他會讓他們填一個問卷,選項是「只想做商業動畫」和「只想做實驗動畫」,選擇前者的會被全部剔除。

當年他們因超越大眾審美與普遍思維,致使票房慘淡收場;想當然耳,當時日本社會鑽研迷幻文化的觀眾絕是小眾中的小眾,對兩性不平等與階級議題共鳴也相對少。同年蟲製作因經營不善,宣告破產,但在藝術與思想方面,著實帶給全球動畫電影與後世極大的啟發;而具有如此理念的團隊當然不會因此消失匿跡,在 1977 年他們改以「蟲製作株式會社」延續至今。

監督山田暎一受訪時說:「雖要節省經費,在充滿感情、發人深省或有意義的部分,會盡量多動一些。」而這部分正是全片精華所在,信手捻來皆是出色的實驗動畫。

反觀現今社會雖仍存在獵巫行為、性別平權與迷幻療癒藥物遭毒品汙名之爭議,不過身處科技與思想相對自由進步的時代,我們更能看懂本片帶給世人的議題反思與深度啟發;4K 數位修復版已於多年前問世,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推開這道半世紀前情慾與迷幻禁忌的道德之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