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Estrokatt 介紹中,曾提及 Hardstyle、Gabber 等電子流派,本回我們將續談與 Hardstyle、Gabber 同屬 Hardcore 子系,至今仍舊佔據電子樂圈一席之地的不敗經典- Breakcore,透過蒐集電音歷史碎片,此篇陸續推薦當代重點人物,帶領聽友感受新式氛圍 Breakcore 的碎核魅力。
黑樂浪潮來襲:Amen Break 鼓擊打破電子生態
1980 年代尾聲,取樣華盛頓靈魂樂隊 The Winstons 名曲〈Amen, Brother〉,誕生的動感碎拍 Breakbeat 再度加快節奏,伴隨持續切分的速度鼓點,正式開啟下放旋律、擊樂優先的電音風潮。
衝擊銳舞(Rave)文化為首的新舞曲效應徹底席捲歐洲,使創作者一面吸收傳統 House、Techno 特性,一面擷錄靈魂、放克曲目再改造,成功產出雷鬼氛圍厚重的 Jungle,以及淡化黑樂色彩的 Drum & Bass 流派;至於聲音侵略性強的早期 Breakcore,也是差不多時期發跡的曲風。
上述三者近年加速以新姿融入或復刻各式電子音樂,我們在持續討論嘗試後,決定先以無論跑趴與否都能聆聽的「氛圍碎核」加以推廣,希望讓更多朋友聽見並愛上再度從英倫蔓延的鼓打貝斯伴奏、碎拍舞曲的動聽之處!
什麼是 Breakcore?
顛覆傳統舞曲形式,認識碎核電子發展歷程
以 Hardcore 硬派聲響結合 Jungle、Breakbeat 與 Drum & Bass 調升至 180 bpm 而成為高速碎拍;調降至愈沉澱、低鳴的音色,甚至消除雷鬼人聲與〈Amen, Brother〉鼓取樣-Amen Break,營造 Y2K 後一大另類聆聽派電子,成為本篇氛圍系 Breakcore 曲風的變化軌跡。
此類音樂於是進一步延伸、分支,在和受影響元素相干涉導致的定義模糊下,引發諸多 Breakcore 正名之爭。其中難以歸類、卻深受其啟示的新形態電子音樂人,如本篇將介紹的 TOKYOPILL、Sewerslvt,與先前寫過的 Estrokatt、Xxtarlit 等,即是見證 Breakcore 變遷現象的最佳事例。
新時代碎核音樂人指標:TOKYOPILL
列舉近年必須知道的 Breakcore 藝術家,TOKYOPILL 幾乎成為榜上有名的標籤共識,也是人們接觸各式碎核音樂清單的收錄常客。
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電子音樂人 TOKYOPILL 發跡時便以降躁且 Chill 味十足的新式 Breakcore 聞名;加上次文化動漫風影像的取樣製作習慣,成為集日系視聽於一身的年輕碎核代表。而其社交媒體也貫徹風格、依樣掛起動漫頭貼,屢以二次元女孩為封面釋出〈Experiment: E u p h o r i a〉一類音遊氣息之作。
當中最經典莫過於無違和置入日本電影 大逃殺 對話的 SoundCloud 爆紅曲〈Ethereal〉,以及取樣雜誌多次介紹的知名音樂人大澤伸一 Mondo Grosso,邀請乃木坂46成員 齋藤飛鳥 所作〈惑星タントラ 〉,至營造雲端派對意境的〈Club Cyberia〉中。
精準多元的親民要素,成就流量之最
由於自身喜好使然,TOKYOPILL 創作有意識化用 Lo-Fi 及 Chill-out 的舒緩弛放,造就鼓打頻繁卻不喧鬧的空靈氛圍。包括〈ONLINE INDUCED HIGH〉、〈Emptiness〉等作,無一不是大量鼓點堆疊後墊放一條音量適中旋律線,盡可能減少花俏音色與過多效果揉合,使聽者感到親民,輕鬆進入一種沉著神遊的天然嗨狀態。
除了主打日系作品,加入嘻哈靈魂樂的節奏感碎核同是 TOKYOPILL 拿手絕活。如充滿非洲鼓律動的〈TOKYOFRUIT!〉即取樣紐約韓裔電音才女 Yaeji 改編 Drake 的同名經典〈Passionfruit〉,提煉出舞池狂歡後的輕快電子,特別適合現代生活精疲力竭下的休歇片刻。
活躍的藝術碎核變體,Sewerslvt
2017 年,南澳洲發跡的 Sadboy Sheldon 原以 Mashup 拼貼取樣與 House 電子活躍網路,卻在留下部分作品後數月突然移除頻道的一切,採用全新的 Sewerslvt 名義神秘出道。
怪核美學的粉黑著色、混亂飄移的雜質視覺、一張張詭異哭笑或空洞的繪製面孔,全數奉獻給以「Slvtcore」為名的新碎核音樂藝術,象徵風格轉捩點的里程碑已立。如 2019 年單曲〈Newlove〉混合 Breakcore 及 Drum & Bass 元素,佐上 Ambient 立意的開闊聽感,形成變奏堆疊的緊張排列。
從氣化合成聲響逐步投放鼓點,匯聚直搔內心的隱約躁動,到歌曲中段鼓點密集加速,更藉由耳道直衝腦門,使聽者不自覺放鬆至上翻白眼,宛若飛升太空的綠色奇蹟,帶領地球居民航向九霄雲外,抽身以靈沉浸在電子銀河裡。
另類復刻街機遊戲與 PS1 年代配樂
Sewerslvt 同時藏起舊名時赤裸明亮的動漫音源取樣,一改《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Robot》 多疏於調性結構的內容,大幅提高個人原創技巧。像是在〈sick, twisted, demented〉一類較新作鎔鑄日系電子,憑藉實驗性碎核間疾走的高比重合成旋律效仿回憶歌曲 BGM,即不忘在表達二次元熱愛當下演示揉合元素的新意,讓豐富音流奔入每片思考領域,召喚熱情信徒前往 Sewerslvt 時空的獨家音遊年代。
從名相的何處嘗試掙脫,僅只在此刻我亦停泊。
「你不妨順從感受的流,」有說。
自醉心美學、一個偏執的文藝吞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