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後龐克是認真的音樂,而且頗強調藝術性。在一種結構嚴謹的重複中,有時壓抑、有時憤怒,講一些內心的事情。」—這是目前暫休的台灣後龐樂隊 浮舟樂團 主唱 SAM 對此風格一席精準的形容。
若今天對於情緒不想太燥、太鬆或是過喜,甚至流於表面,那麽這位不久前登上台灣大象體操、落日飛車都演出過的知名現場節目 Audiotree 的加拿大非裔搖滾新星 EKKSTACY 大概率會讓各位循環播放一整天。
從淒涼悲戚的混嗓裡,清淡的哼著如「Nobody gives a fuck about me」這類自厭的歌詞,再將這些病懨懨情緒附上後龐克、英式搖滾的濃烈節奏成就其獨到魅力。來自加拿大溫哥華、剛滿 19 歲便推出個人首輯《NEGATIVE》再於 2022 年發行續作《misery》,緊接著便榮獲當年度 Complex、NME 等權威媒體公佈的最佳新人獎。
來自聲雲的後龐克復興,英倫搖滾血液繼承者
談及 EKKSTACY 的音樂風格,我們可以感覺到綜合了 SoundCloud 大趨勢之後的 Emo rap、Lo-fi 與早前數十年當紅的 Dream-pop、Shoegaze 等夢境系樂團氣息,再加上 Joy Division 、英搖此等復古濾鏡 —「我不希望它是純粹的龐克,而是帶有龐克元素;我想讓它聽起來自英國。」-他於 採訪中 如此自我介紹道。
EKKSTACY 從創傷裡奮而起身,沒有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而是轉向音樂抒發,並成功在雲端串起一代人的同病相鳴。而漸漸地當大眾把 Elliot Smith、Kurt Cobain、The Cure 等時代經典與這位 20 出頭歲數的年輕人相連結之時,你便知道,他成功了。
生涯兩張專輯,帶你體驗極致 Emo 的憂鬱情懷
一張《NEGATIVE》、一張《misery》慣性將抑鬱、沮喪、悲觀、痛苦組成的濃烈情緒無差別的丟在聽者臉上,是那種身處眾人歡笑中仍感孤寂、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依舊沮喪,又或者是對明天、未來了無希望的無盡空虛。
偶爾人們難免會經歷這種時刻,對人生無望、對現狀無力、對自我厭惡,像〈christian death〉提到巴不得找把手槍塞進嘴裡的病態;EKKSTACY 清晰捕捉這些虛無瞬間,為之追加前所未有的立體感,接著在六芒星燭火中傳來憂鬱的共振,讓全球各地的樂迷們都無法自拔。
悪いな。150階(ひゃくごじゅうかい)くらいまではこの手刀(しゅとう)一本(いっぽん)で行くつもりなんだ。
–《Hunter × Hunter》__キルア=ゾルディッ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