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體操 Elephant Gym 於 2022 年釋出富有突破性的專輯新作《夢境》而同時各地巡演亦緊鑼密鼓展開,最近征戰日本 Fuji Rock 與韓國 Pantaport Festival 兩地指標性音樂節後凱旋回台,接續聯手淡水雲門劇場打造沈浸式發片專場「夢的運作」試圖於現世創造《夢境》。
最近我們很榮幸能與大象體操正式合作,推出最全面的官方黑膠等一眾周邊,而黑卡雜誌作為編輯推廣身分,本篇帶領各位樂迷一起回顧大象體操歷經十年所推出的歷代專輯、巡迴、與本回特色發片場等資訊補齊。
這是一切的起點,當大象開始做體操
筆者認為《平衡》、《角度》、《工作》這三張作品,可視為一體—專輯概念延續的鋪流,在當時他們正與美國獨立廠牌 Topshelf Records 合作,對方推行音樂風格與象體正是相同屬性,發行在台灣已絕版的前二作,以及當時最新的 EP《工作》。
吉他手凱翔曾說:「《平衡》是指一個完美的狀態,而《角度》是在達到平衡之前的碰撞。我們從明確的數字搖滾定義自己以後,開始找不同角度的跨界,不斷突破定義中的數字搖滾。」也是如此《角度》更加開闊,延續三人對音樂立場的多角度疾走卻仍比肩並行,一如〈身體 BODY〉入圍金音獎最佳爵士單曲,本專亦不容錯過。這之後的《工作》更是沉澱兩年,將各自狀態調整一致後,時致運來的開花。
如成人世界的窒黯深海,象體位登台團最強
再來又是一個兩年,歷經晦暗寂寥的深海、波濤湍急的暗湧,回到陸土與我們共享他們所識的《水底》,那是成人社會的共感,忍耐、孤獨、焦慮、痛苦、癲狂,轉化為一個個如水中泡沫的情境感受,在水下唯有屏住呼吸,體驗情緒瀰漫至身,當每個泡泡爆破在身周時,感受到的萬般衝擊,才足以構成《水底 Underwater》。
2016 年團員復出後,三方對音樂立場卻出現分歧,而決定以各自當單曲製作人的方式完成第二張專輯《水底》,細聽頗能感受三人對「大象體操」不同音樂投射下的堅持,然而當《水底》成功邁向國際,分歧成了後慮,「成長」與「內省」換位為世界巡迴期間首要消化的進程,也許側映專輯概念,長達兩年的製作期間獲得無形寶貴資產,當然,順便收穫的還有金音獎最佳樂團殊榮。
數字編排腦內的具象化聽覺故事
才剛離開海底,第三張大碟《夢境 Dreams》卻又馬上讓你鑽入夢鄉,專輯封面陶土人臉上的花,寶蓮燈花、蜀葵共同代表—華麗的夢境,他們將「夢」的概念根植於親日色彩、首次實驗的大量各式樂色、豐彩音效與一貫厚實的數搖核心上。
〈穿過夜晚〉好似遂進夢鄉的繽紛通道、〈影子〉則是入夢後與陰暗自我的對話、〈眾神的派對〉更是 Bass 手凱婷夢中的滅世派對,還有版本多到不行的〈凝視〉,以今年熱劇《睡魔》中的一句作為總結:
夢不需要發生過,就能成為真實。故事和夢境是真實的陰影,在事實化為灰燼、塵土被遺忘之後,永續留存。
盤點象體大型演出,台灣數字之聲寫入國際
曾世界巡演踏訪歐亞美洲等 15 個國家、30 逾座城市,參加響應近半世紀的國際音樂節 SXSW 線上集會,也出演日本盛事 Fuji Rock、美國 Camp Flog Gnaw 音樂節、英國 ArcTanGent 等大型音樂節,近期也才從泰國的 Wonderfruit 音樂節征戰歸國;從大港走向國際,我們目睹屬於台灣的聲音,被世界熱愛。

數以萬計的表演也敵不過本家出發的大型巡迴場事,從《角度》亞洲巡迴,再到《水底》世界巡迴,明年大象體操《夢境》亞洲巡迴台灣唯一場次也將在高雄的衛武營演出,屆時各位象粉務必傾巢相挺。
連結雲門,共造沉浸式另類發片場
走過專輯也繞過巡迴,但專屬的另類發片場才是他們能成為大象體操的重點特色,最近與知名劇場導演王嘉明以「夢的運作」作為概念主軸,運用雲門劇場特殊複雜的場地結構,將這場夢投射現世,打造獨一無二「大象體操」發片形式。


而本次發片場也非首次嘗試,今年年中挑戰爆肝連續 12 小時、串連多國平台、跨越時區的雲端世界巡迴「12 小時的夢」,不僅將首次完整呈現新專輯《夢境》的所有曲目,也一同邀請 9m88、林生祥、九天民俗技藝團、高雄市管樂團、舞者林素蓮輪番登場,跨越多層時區,覆蓋半個地球推出與世界共享的如夢專場。
悪いな。150階(ひゃくごじゅうかい)くらいまではこの手刀(しゅとう)一本(いっぽん)で行くつもりなんだ。
–《Hunter × Hunter》__キルア=ゾルディッ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