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駭客任務都瘋狂致敬它?帶你重溫日本賽博動畫之最《攻殼機動隊》完整介紹與周邊上架

g 1

除了我們之前聊到的《阿基拉》《回憶三部曲》《新世紀福音戰士》與重篇幅介紹的《玲音》等作,還有部在賽博漫畫題材中極具歷史、獨具地位的經典今天要來正式介紹給大家!那就是 1995 年由導演 押井守 改編 士郎正宗 的同名漫畫《攻殼機動隊》,本篇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部即便過了近三十年,仍難以被超越的賽博動畫之最。

公安九課,在第四次戰爭爆發後的世界

背景舞臺在爆發第四次世界大戰後,因戰爭推升科技發展的近未來世界,然而人類的本性卻未改變,社會依舊充斥著新型的犯罪與戰爭;「公安九課」俗稱「攻殼機動隊」便是應對這些罪犯的存在,並由他們帶出本作的兩個主要設定:義體與電子腦,也對應《攻殼》的兩大核心:軀體與靈魂。

如果把你全身都換成冷冰冰的機械體,那你還是人類嗎?這是主角草薙素子一生探求的生命答案,也是《攻殼機動隊》英文命名裡「Ghost」與「Shell」的終極含義。

選購攻殼機動隊 (1995) 官方美術設定集、特典 DVD 與電影原聲帶及黑膠唱片,歡迎點此前往海肯商城

幀幀都是精彩,擁抱香港都會的賽博再造

只靠題材前衛與哲學探討,還不是《攻殼機動隊》能走向神壇的全因,電影的美術設定更是將其推向他人難以企及的巔峰。

電影主要舞台「新港市」以香港為藍本,基於「被淹沒的中華都市」為印象基礎,將賽博龐克裡 高端科技低端人生(High tech and low life)的文明型態、未來主義風格的建築、後工業社會中對仿生機械的痴迷全數展現,並且融合在畫面裡,也為後續作品定義一套能沿用至今的「Cyberpunk」美學世界觀。

導演押井守在訪談時說到:「香港,是一個很獨特的城市。當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會成為世界的發展中心和其他亞洲城市的典範。」

若宮崎駿有久石讓,那押井守便有川井憲次

就像《阿基拉》少不了 芸能山城組,《天空之城》不能不提 久石讓 一樣,《攻殼機動隊》既是和風宗教感強烈、又帶點荒涼悲慼的古樂,是川井憲次這位大師為其動畫系列製作的《傀儡謠》主題曲;衍生自日本古代神道教巫女祭祀時所用的謠詞,為這部探討人與人、人與機械、機械與靈魂的哲理之作,再添一抹難以解釋的宗教氣息。

不只攻殼,美蘇冷戰催生多部時代經典

《攻殼機動隊》原作發行正處於冷戰末期的 1989 年,受冷戰影響的還有 DC 的《守望者》系列、漫威的一眾系列,甚至去年爆火的《間諜家家酒》,都是漫畫家在共同面對世界大事件之下,對於戰後社會的想像以及反思;透過各個作者對於冷戰語境的哲學思考,讓從未經歷過冷戰時代的年輕人們,能從側面了解 20 世紀末人類視野的絕妙角度。

題外話,Netflix 幾年前的熱劇《碳變》也是延續賽博題材與探討存在主義的作品,然而去年爆紅的《電馭叛客:邊緣行者》或是 2017 年的《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卻是徒有賽博外殼,卻少了實際內核精神的作品。

《攻殼》神話般的影響,多部影視作品爭相借鑒

承襲 1982 年《銀翼殺手》理念的《攻殼機動隊》,也影響著後續多部國際影視作品,像是由沃卓斯基姐妹執導,最直接致敬虛擬與駭客世界的《駭客任務》、史蒂芬.史匹柏 的未來預言《A.I.人工智慧》、再到 詹姆斯.卡梅隆 的世紀大作《阿凡達》都有著攻殼的身影。

何謂人?何謂心?人類為何存在、我們為了什麼而活?靜待欣賞過 1995 年《攻殼機動隊》的朋友留下自己屬於自己的理解。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