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去年初登上美國 SXSW 音樂節的線上展演,於地下場館 Pawnshop 接起他們的東洋神秘面紗,隨後發行單曲〈Minyo Pop〉、〈天師〉,更馬不停蹄前進歐洲巡演,又於去年底推出 EP《Indies 印》;接著他們突然宣布:迷信音樂即將告終,夢東要邁向下一階段了。
不再是夢東,請用英文正名 Mong Tong
隨著 Mong Tong 宣示邁向東南亞音樂場景想像的旅程為開端,他們的「格局」應該不需要再向大眾贅述,從去年發行的《Indies 印》EP 裡,將音樂中的「台灣」縮小,從而廣括東南亞不同國家的樂風與聲響,成為他們第四張專輯《Tao Fire 道火》中音樂概念的根基。
聯手拼貼藝術家曾致勻,從台灣航向國際
《Tao Fire 道火》專輯名稱是 Mong Tong 在上張專輯創作完成後便屬意好的命名,致敬電子音樂的神秘先驅——楊道火(Oscar Young)。Mong Tong 花費近 3 年挖掘台灣古早迷信場景後,將目光放及大東亞地區,容括包含台灣在內,東南亞不同地區如印尼甘美朗、泰國 Phin、越南、印度等地的魔幻聲響。
本次邀請視覺創作者 Zhiyun Teseng 打造主打 MV,精緻又帶有本土玄幻的拼貼視覺,也讓人想到法國動畫電影《奇幻星球》。
從東洋傳統民俗電子,構築多封共榮之夢
Mong Tong 也認為這張廣納東南亞元素的專輯更能代表現今台灣社會多國移工人口數逐漸增長、邁向多元社會的樣貌;從鞭笞金屬、台灣那卡⻄/電子琴、印尼甘美朗音樂,到各種東亞⺠族打擊樂器等,延續著《Mystery 秘神》的拼貼感,也此加入多樣、多國的不同取樣或田野錄音等超元創作風格。


同場加映,攜手視覺創作藝術家黃海恩
除了上段提到的視覺藝術家曾致勻,我們還要向各位介紹與 Mong Tong 合作過的另一位創作者——來自澳門並定居台灣的 黃海恩 Dorairolg。除了在個人計畫《Sume 100》邀請 Mong Tong 替第八件作品「夤夜」配樂,去年更受邀至曼谷雙年展,找來音樂人沈若潭合作精彩的展覽創作。

悪いな。150階(ひゃくごじゅうかい)くらいまではこの手刀(しゅとう)一本(いっぽん)で行くつもりなんだ。
–《Hunter × Hunter》__キルア=ゾルディッ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