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僧侶世襲制的日本,一出生即要面對繼承寺廟的人生。打破傳統的藝術家們用了現代音樂的形式傳承佛法。找到只屬於佛教經典中的音樂性與獨特渲染力,甚至將佛教寶典「般若心經」改編,打造出全新心靈體驗。

真‧佛系音樂僧侶 — 藥師寺寬邦 身兼日本海禪寺副住持與流行歌手的雙重身分,堪稱現實生活版的「朝五晚九」蘊含豐富人生哲理的創作理念,洗滌人心的歌聲傳遞著正能量 :
爆紅單曲《般若心経 cho ver.》顛覆過往大眾對佛教音樂的認知。將佛教經文搭配現代化的編曲,融合民謠與樂團的編制,呈現不同面貌的音樂風格。獨有的演繹和體驗,一改前人對於佛門思考的想像,成功用現代人較能接受的方式宣揚佛法。
由於日本佛教規範不同,寺廟住持可娶妻生子,私人寺廟的經營模式與家族企業相同,大多為父傳子。有著音樂熱情的他,進入了京都的歌唱學校「Dee–cool」,拜師知名靈魂樂歌手「渡邊大之伸」學習R&B透過實際行動表達「心才是人最大的限制,面對挑戰,我們能做的事情有非常多」。
2003年與好友組成〈Kissaquo〉團名「喫茶去」這句禪語,慢慢喝茶,想告訴世人所有的事情,唯有親身體會才得以理解。用輕鬆自若的角度看待人生,適當的休息對自己才是最好的幫助,與其受困於自身泥沼,不如喫茶去 !

電音和尚 — 朝倉行宣,擔任寺廟「照恩寺」的住持,致力推廣「電音法事」 希望新一代的青少年能夠接觸佛教。巧妙地將電音和誦經結合,把傳統法會晉升為電音派對新穎的作法,引起世界各地關注 :
貫徹心中所信仰的「佛」,告訴社會不要拘泥於單一看法。抱持著多元觀點的智慧,勇敢面對心中最真實的自己

曾經也是投身於音樂產業的藝術工作者,50歲時決定繼承父親衣缽當和尚。深深感受到傳統宗教已經無法吸引年輕人,為了宣傳佛法理念,發揮畢身所學擺脫過往束縛。
在風格鮮明的電音法會中,看見身穿袈裟的和尚;頭戴著監聽耳機,專注的操控電子器材。他將電子樂跟燈光技術運用在辦法會上、這個嶄新的想法甚至讓他們成為21世紀最受到關注的日本寺廟。
購買全球CD專輯、黑膠唱片與官方週邊商品、贊助台灣電商品牌 Hacken07 Jr. Warehouse,以行動支持國際音樂文化推廣

Beatbox 即興音樂家 — 赤坂陽月,取材闡述佛教的空相和般若思想的經典《般若心經》與其團隊就在日本全國推廣「音樂佛教」的概念,成為新生代最具話題的音樂和尚 :
2015 年開始延續父親的遠志,下定決心成為僧侶。傳遞給人們和平正向的能量,也幫助許多人脫離情緒壓力的泥沼。將日常生活融合佛法,不僅讓他找回自我,更打破大眾對於傳統信仰的看法。
除了運用人聲創作外,他也不斷嘗試透過其他樂器與佛教歌曲產生共鳴,深信著佛學能幫助人們的心靈帶往到更高層次。他創作獨特的 meditation 音樂,展現佛經音樂性的精髓與魅力。
參考資料來源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