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俄戰爭爆發至今影響了許多當地百姓的生活,但戰爭無法澆熄這群藝術家的熱情,來自首都基輔的音樂廠牌 GRVGRV 舉辦了一系列派對,從基輔到紐約,以狂歡的形式演奏「各種實驗且破碎的音樂」從 Breakcore、Footwork、Drum & Bass 到嘻哈和新爵士樂;而將要介紹的廠牌主理人 Oi FUSK 身兼製作人和饒舌歌手的他更被稱為「爵士樂和噪音的基因改造物」。
差之一米痛失音才,意外催生出全新熱單
2022 年 3 月 2 日一枚砲彈炸進他家圍牆,僅差一米的距離你各位今天就看不到這篇貼文了,同一天他逃往利沃夫,當晚寫下了這首〈По кому подзвін 喪鐘為誰而鳴?〉以絕對憤怒和瘋狂詮釋戰爭的荒誕與殘忍,再由導演 Ilya Dutsyk 拍攝歌曲 MV,影片中他被埋在瓦礫、土堆、稻草、樹葉中只露出臉,其表現力絲毫不遜色於歌曲本身。
於〈喪鐘為誰而鳴〉之二部曲〈Пір’ячко〉
這首〈Пір’ячко 羽毛〉是 Oi FUSK 在〈По кому подзвін?〉 的劇情的延續,他假想砲彈若真的射進家中,而導致他死亡的另一個平行時空,以靈魂仿若羽毛漂浮於世界之上的抽離視角,俯瞰一切,借鑑希臘神話的心秤,審視自己是否對世界造成正面影響,又或靈魂被噬咬後墜入深淵;值得遠在戰火之外、卻又在戰火威脅之下的台灣聽眾們,反思其深刻意境。
不只戰爭更探討消費文化,傳達正面思想
近期釋出單曲〈сука хоче бабла 婊子想要錢〉除了對消費文化的思考之外,Oi FUSK 還將「對自己和世界的觀察」隱喻地包裝在憂鬱且帶有挑釁意味的音樂形式中,其中談及區分自己的真實慾望和外界施加給我們的慾望的重要性,儘管歌詞內容涉及一些敏感時事具有爭議性,但 Oi FUSK 的本意是為在亂世之中傳達溫暖之情,這點絕對無庸置疑。